在光照培养箱中设置白天黑夜(光周期)模式,通常需要根据实验需求调整光照时间、黑暗时间以及相应的温度和湿度参数。以下是具体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1. 确定光周期参数
光照时间(白天):根据植物或生物需求设定(如16小时光照/8小时黑暗)。
黑暗时间(黑夜):确保与光照时间匹配,形成完整周期(如24小时循环)。
光照强度:根据物种需求调整(单位通常为μmol/m²/s或lux)。
2. 操作步骤(以常见培养箱为例)
# 基础设置:
1. 开机:接通电源,启动培养箱。
2. 进入程序模式:按“Program"或“Cycle"键进入编程界面。
3. 设置周期总数:例如1个周期(24小时循环)或多个周期(多天实验)。
4. 设定光照阶段:
设置光照时长(如16小时)。
设定光照强度(如80% LED亮度)和温度(如25℃)。
5. 设定黑暗阶段:
设置黑暗时长(如8小时)。
关闭光照(或设为0%亮度),调整温度(如20℃,模拟夜间降温)。
# 高级设置(部分型号支持):
渐变光照:模拟日出日落,设置光照强度缓慢变化。
多段程序:分多个时段调整参数(如午间强光、早晚弱光)。
3. 注意事项
温度同步调整:夜间温度通常比白天低2 5℃,以模拟自然环境。
湿度控制:部分植物需夜间提高湿度,需单独设置。
避免骤变:突然开关光源可能影响生物节律,建议选择支持渐变功能的型号。
验证设置:运行前空载测试,用照度计和温度计确认参数准确。
4. 常见品牌示例
Panasonic(松下):通过“Time"和“Light"键分段设置。
Percival:在“Program"中选择“Light/Dark Cycle"模式。
Binder:通过旋钮或触摸屏设置“Day/Night Profile"。
5. 故障排查
光照不切换:检查程序是否启动,时间单位(小时/分钟)是否正确。
温度异常:确认黑暗阶段的温度参数是否独立设置。
程序重置:断电后需重新编程,建议备份参数。
电话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