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恒温槽是一种用于精确控制温度的实验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材料等领域。以下是其典型实验要求及注意事项,供参考:
一、实验前准备
1. 温度范围确认
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温控范围的恒温槽(如 40℃~100℃或更宽范围)。
确保目标温度在设备允许范围内,避免超限运行。
2. 介质选择
低温实验:使用低粘度导热液(如乙醇、硅油)或专用制冷剂。
高温实验:选择高沸点介质(如矿物油),避免蒸发或分解。
确保介质清洁,无杂质或水分(尤其低温防冻)。
3. 设备检查
检查槽体是否泄漏,循环泵、加热/制冷系统是否正常。
校准温度传感器(如PT100),确保显示温度与实际一致(误差±0.1℃~±0.5℃)。
4. 安全防护
佩戴防冻手套(低温操作)或防烫装备(高温操作)。
确保通风良好,避免挥发性介质聚集。
二、实验操作要求
1. 温度设置
分阶段升温/降温(如每分钟1~2℃),避免温度骤变导致设备应力或样品损坏。
达到目标温度后,需稳定15~30分钟(视槽体容积而定)再开始实验。
2. 样品放置
样品容器需耐温、耐腐蚀(如玻璃试管、特氟龙材质)。
避免堵塞循环口,确保介质流动均匀。
3. 实时监控
记录温度波动(通常要求稳定性±0.05℃~±0.1℃)。
使用独立温度计验证槽内实际温度(尤其关键实验)。
三、实验后处理
1. 关闭顺序
先停止加热/制冷,再关闭循环泵,最后断电。
高温实验后需自然冷却至室温再排液。
2. 清洁维护
排空介质并清洗槽体,防止残留腐蚀或污染。
定期更换老化密封圈,检查制冷剂压力(压缩机型)。
四、常见注意事项
防冻保护:低温实验时,避免水管或外部部件结冰。
防污染:生物样品需防止交叉污染,必要时使用一次性容器。
异常处理:如温度失控,立即切断电源并联系维修。
五、典型应用场景示例
1. 化学反应动力学:需±0.1℃稳定性,避免副反应。
2. 材料性能测试:如低温脆性实验,要求快速温度均匀性。
3. 生物样品保存:4℃恒温避免酶失活。
电话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