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恒温槽的外循环功能是指通过外部管路将槽内的恒温液体泵出,为其他设备或实验系统提供稳定的低温或恒温环境。其主要用途如下:
1. 为外部设备提供恒温环境
反应釜/化学反应器:通过外循环管路连接,精确控制反应体系的温度,确保化学反应在恒定低温或特定温度下进行。
发酵罐/生物反应器:维持微生物培养或酶反应的适宜温度,提高实验或生产的稳定性。
旋转蒸发仪:冷却冷凝管,提升溶剂回收效率。
2. 扩展温度控制范围
大型设备冷却:当目标设备(如激光器、真空系统)体积过大或无法直接放入恒温槽时,通过外循环将冷却液导入设备夹层或换热器,实现远程控温。
多路并联系统:通过分流管路同时为多个实验装置提供恒温液体,提高设备利用率。
3. 特殊实验需求
材料测试:如高分子材料、金属的低温性能测试(如冷冲击试验),外循环可对接测试腔体。
光学实验:保持光学元件(如激光晶体、探测器)在低温下的稳定工作状态。
真空系统冷却:为真空镀膜机、质谱仪等设备的冷却部件提供低温循环液。
4. 工业与生产应用
制药行业:控制结晶、干燥等工艺的温度。
半导体制造:冷却晶圆加工设备,防止过热影响精度。
食品工程:模拟低温储存条件,测试产品稳定性。
5. 节能与灵活性
减少重复投资:一台带外循环的恒温槽可服务多台设备,无需为每台设备单独配置温控系统。
远距离控温:通过保温管路输送液体,满足远距离(如隔壁实验室或产线)的控温需求。
外循环使用的注意事项
管路保温:外接循环时需对管路进行隔热处理,避免温度损失。
流量匹配:根据被冷却设备的功率选择合适泵速,确保热交换效率。
介质兼容性:确认循环液体(如硅油、乙醇)是否与外部设备材料兼容。
系统密封性:防止漏液,尤其是低温下管路收缩可能导致的接口松动。
通过外循环功能,低温恒温槽从单一实验室设备升级为系统性温控解决方案的核心部件,显著提升了应用场景的多样性和效率。
电话
微信扫一扫